工学一体培养“准员工”

来源:中国教育报发布时间:2018-04-18阅读量:451

  近年来,广西工业技师学院秉承“知行合一,德技双馨”的校训,紧密围绕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示范、服务经济的典型、特色创新的排头兵。

  一、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高

  学院与区内外1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构筑了校企合作办学联合体和长效运行机制。担任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学院与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州石化产业园区、北海出口加工区、防城港港口区签订校政企合作协议,提供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改造服务。与广西石油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广西焊接学会、广西自动化学会、广西计算机学会紧密合作,发挥行业在产业对接、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

  学院紧密对接广西“14+10”产业,形成了与广西石化、有色金属、冶金、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千亿元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近年来,学院年均招生3500人,其中报读高级工、预备技师班学生比例达到65%;年均为企业培训鉴定职工5000人,促进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学院大力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开设钦州炼油班、田东石化班、金川冶炼班、百色氧化铝班、中信大锰班等冠名班,校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实现招生、教学、实习和就业无缝对接。近五年,为中石油、中石化、中信大锰、金川集团、华锡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百色矿业、中船西江造船厂、广西建工、广西柳工、田东锦盛、明阳生化等多家大型企业订单委培8623人,其中2013年为钦州石化产业园一次性订单委培776人。

  二、深化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示范引领强

  教学改革硕果累累。学院作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承担着人社部门焊接技术、计算机网络、机电一体化、化学工艺等4个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学院从2010年7月开始,在重点专业中试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规程,开发课程教学标准、教材,进行课程实验,构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师深入石油化工、机械、船舶制造、汽车、电力、冶炼、有色金属、信息产业等100多家企业实地调研,与实践专家访谈,获取了617个代表性工作任务,提取了56个典型工作任务,制定5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40个一体化课程标准,编写29本一体化教材。

  专业建设长足发展。2010年以来,学院累计投入5000万元用于工学一体教改项目实施。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仪表自动化、焊接技术、机电技术、电气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等8个专业,建成自治区示范性专业、自治区技工院校重点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焊接技术、机电技术、计算机网络等4个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通过工学一体培养“准员工”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引产入校、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和“准员工”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职业素质明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大部分毕业生达到企业“准员工”的要求。

  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院建设了25个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建成石油化工、电工电子与自动化、焊接技术、机加工技术、中油广西田东石化总厂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等5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和自治区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其中,焊接实训基地是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广西焊接公共实训平台;石油化工实训基地是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示范性实训基地。建成两个国家级别技能大师工作室、两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三、实施学徒制教学,培养企业“准员工”

  学校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从2014年8月起,学院与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招收焊接、钳工、汽修、模具、钣金、机电技术等专业现代学徒900多人。2017年5月以来,学院作为广西首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院校,与十九冶集团(防城港)设备结构有限公司、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培养245人。

  学徒班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形式,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行动导向教学。学生定期到企业接受生产性教学实习。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将更先进的设备提供给学院用于教学实习和生产,派出工程师、技术能手担任指导教师,把技术要点、生产流程、企业精神传授给学生。学院组织多名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对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和指导。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投入120万元建设校内汽车焊接制造实作培训基地,用于实习和生产,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双方还依托各自拥有的国家级别技能大师工作室,促进技术创新和学徒培养。2016—2018年,学院共向五菱公司输送1000多名上岗能操作的“准员工”,深受公司欢迎。

  四、传承工匠精神,培养技能精英

  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技能精英。学生多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全区技工院校技能大赛荣获多项个人一等奖和团体一等奖。韦雨忠同学荣获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焊工高级组之冠,成为全国焊接冠军。学生组队参加第三届(2014年)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荣获优秀团体奖。2015年4月,冉毅立、陆龙增同学在捷克举行的第十九届“林德金杯”国际青工焊接大赛上,荣获钨极氩弧焊、火焰气焊两个赛项的冠军。其中,火焰气焊赛项是欧洲国家的传统强项,我国在该项目上首次获奖。在第四届(2016年)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韦建粲、周荣才同学分别荣获成品件焊接赛项和机器人焊赛项第三名。

  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企业普遍认可。很多毕业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比如国际焊接冠军冉毅立被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作为高技能人才引进,给予其高级技师待遇。毕业生雷肖到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荣获“广西技术能手”“广西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毕业生农华科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参加全国焊接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五、教学名师领衔,技术能手聚集

  学院通过设立青年教师成长专项资金,实施教师队伍“123456”工程、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等,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通过教学比武、技能竞赛、教学成果评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全区教学比赛、技能竞赛荣获金奖。学院试行教师职称破格晋级和德育职称评审,不拘一格选拔专业人才。设立教学创新奖,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和技术创新。教师有20项技术成果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00多项科研成果在省部级评比中获奖。

  目前,学院建成一支教学名师领衔、技术能手聚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拥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石油和化学行业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4人,自治区优秀高技能人才2人,全区技术能手20人,全区技工学校专业带头人34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86%,实习指导教师全部都具有高级职业资格。

  六、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学院通过引产入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如,焊接专业承接企业生物质燃烧机、消防排烟轴流通风机、氧化锰矿仓等生产项目。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与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中环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产品检验中心,开展氯碱、化工产品分析检验业务。化工工艺专业以350万吨/年现代化石油常减压—催化裂化生产装置为原型建成“模拟炼油厂”,让受训者感受到真实的炼油化工过程。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广西轻工科学研究院共建自动化实训中心,为糖业企业研发“糖汁锤度检测装置”。

  基于学院培养技能人才的贡献,2017年学院荣获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工学一体教学条件下“准员工”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