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构建职业教育特色智慧校园

来源:中国教育报发布时间:2018-05-14阅读量:977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属公办女子高职院校。学校多年来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依据教育部门推出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探索出一条通过融合创新建设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智慧校园之路,找到了适合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及社会反响。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重点打造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基础支撑环境,从而形成了两个体系,即具有高职教育特色、面向社会的数字化共享教学资源体系和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全面融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信息化技术深入应用到学校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引领学校管理和服务创新。

1.打造智慧校园网络基础云平台

    学校实行全网改造,主干链路升级为核心万兆,提升链路级可靠性。核心和汇聚交换机配置为可支持IPV6的新一代万兆高性能交换机。目前,校园网络出口带宽达到4.18G。学校还进行校企合作共建运营校园无线网络,目前全校部署无线AP1330个,高峰期同时在线用户超过3000人次,人均接入速率达到20Mbps以上。

    学校还通过进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来规范和完善学校的信息网络安全,为智慧校园保驾护航。同时,学校通过异构存储管理技术实现业务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学校门户网站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十佳网站”。

    学校对所有多媒体教室中控系统进行改造,采用了大屏幕液晶交互式一体机。学校还率先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全面基于云计算桌面虚拟化技术进行公共机房实训室管理,在公共教学、考证考试等关键应用中进行了充分的实践,考试平台全面支持PC端和移动端。学校完成多媒体教室中控系统基于物联网进行升级改造整合,实现教学日常管理应用高效便捷、绿色节能。

2.数字化应用融合创新

    学校是广东省同类高校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较早较全面的学校。项目建设采用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共建的方式,通过校园一卡通金融平台、身份管理系统、综合业务系统、商务消费系统、数字迎新系统等20多个子系统全面应用整合,实现智能管理、移动支付等功能。

    与此同时,学校还完成新一代个性化智能门户系统以及协同办公管理平台建设。学校采用大数据和移动网络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包含移动教学、移动办公在内的个性化智慧教学管理一站式服务。

3.探索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信息化创新应用

    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新形势下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学校结合“4+1”课程体系(通识课程模块、职业平台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和自主学习课程模块)建设,部署了自主学习和综合测评系统,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学分制改革、校企合作提供信息平台支撑。

    智慧校园建设助力信息化教学改革

1.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开展数字化资源利用的研究型学习、深度互动的协同式学习、虚拟仿真情境下的体验式学习

    (1)线上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试点

    学校启动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试点课程,以教学团队的方式进行共建,教师提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按知识点的方式划分,录制成教学视频,并在网络教学平台播放;学生采用翻转课堂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混合教学使得师生互动更加频繁、高效,师生共助的“互联网+教育”文化理念逐渐形成,教学效果良好。

    (2)线上通识课程建设与应用

    为促进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基础综合素养,学校引入“创业管理实战”“国学智慧”“生命安全与救援”“中国的社会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等线上通识课程。从课程报名、课程学习、课程作业、课程考试、学分授予,采用全线上、自我监督、智能学习的方式进行。

    (3)学校网络课程和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及应用

    学校基于新一代交互式网络在线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改革,到目前为止,已完成115门校级网络课程、7门省级精品共享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完成经贸类、管理与旅游类专业资源建设。

    (4)虚拟仿真教学环境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应用

    学校先后建设了包含公共事业类文秘、旅游管理专业现代秘书实务等16门网络课程的管理和旅游类专业群学习资源,包含电子商务等6个校级资源库的经贸类专业资源,并整合中国期刊网、超星电子图书、超星视频等第三方资源,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在线素材资源,实现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学校还完成了女性教育系列课程、女性教育专题资源库、女性人物专题资源库及女性就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等系列特色资源建设,彰显女校特色。通过推进信息化和教育深度融合,使学校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渗透到教学、培训、实习、实训及管理等各个环节。

    2017年,学校引入服装设计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实现以VR方式将服装CAD设计样稿直接穿戴在虚拟模特身上进行展现,并可以返回设计样稿对展现效果不如意的部分反复进行修改,提高设计效率、减少实现成本,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2.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体系的融合,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生态变革,通过学校、企业、行业优质资源的整合,突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特色

    为有效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面向社会和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推动教学资源建设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成立校企协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平台——“资源工厂”,2017年9月正式挂牌运行,目前已完成虚拟抠像、情景设计、课堂实拍、日语翻译、录屏等资源共计208课时。

    学校是广东省首所率先探索校企融合共建数字化资源创新模式的高职院校。“资源工厂”以教师工作室为主,学生直接参与生产性实训,实现产教融合。“资源工厂”立足面向学校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并通过市场化运营,面向社会承接校外数字化资源建设业务。“资源工厂”通过校企合作,重构数字媒体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策划、拍摄、后期处理能力,从而培养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技术人才。

    智慧校园建设促进学校职业教育改革成效多元化

1.为学生搭建了提升素养、挖掘潜能的平台

    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学校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作用。学校搭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创新了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参与该项目作为生产性实训纳入课程教学环节。

    在校园网的运维管理服务方面,学生参与无线网络运维管理,形成完善的学生客服体系,及时反馈协调解决网络应用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学生在运维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学校每年引进大量电子图书资源,包含各类在线培训和考级考证在线平台,例如环球英语资源库,2016年学生访问量为247223人次,2017年访问量为254270人次;银符等级过关考试模拟平台2016年学生访问量为74649人次,2017年访问量为91801人次。

2.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学校特别重视智慧校园的应用培训,学校先后面向本校教师组织开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培训达1258人次。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和科研模式的变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2014年以来,学校教师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和网络课程、微课等比赛项目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获得广东省一等奖10项、二等奖10项。

3.增强学校服务社会能力

    学校与企业、行业、产业紧密结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产教融合,打造数字化女性职业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广东女性职业教育云”。基于该平台,2016年,学校完成了对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妇女权益的法律保障”和“高品质沟通”两门课程的在线培训;完成了对广东三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层人员及项目经理培训中两门课程的在线培训;面向广东省妇联系统提供家庭教育在线培训和信息资源共享;面向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企业成员和广东省职业教育学会提供校企信息共享平台和在线培训。通过产教融合,使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在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学实践融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站在新的时代方位上,学校将继续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循序渐进,实现从“起步”“应用”的数字化校园到“融合”“创新”智慧校园的全方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