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感觉最好收获最大

来源:中国教育报发布时间:2017-03-13阅读量:969

    “给你100万元换你的大学生活,你愿意吗?”这是武昌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朱凡琪在给2016级学生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个专题“相约高职院校——打开成功成才之门”时开篇的讨论题。

    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经过短暂思考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愿意。100万元很有吸引力,我可以用这笔钱创业。”“不愿意。大学的经历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上大学是我的梦想,给多少钱都不会卖。”

    10分钟的课堂讨论,学生回答林林总总。以讨论题为引子,朱凡琪深入浅出地讲解现代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大国工匠”的成功经历,以及高职学生成功成才的相关要素等,引导学生了解高职教育的特性和大学生活的特点,了解知识和技能以及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对于成功成才的重要作用。

    即将下课时,朱凡琪再次提出最开始的问题,“愿意”的声音没有了。课后有学生反映,这堂课是多年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感觉最好、收获最大的一次。一位多年在高职院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听课后评价说,朱老师的这堂课采用问题导入方式,师生平等互动,讲述深入浅出,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思政理论课就应该这样上。

    朱凡琪的这堂课是武昌职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了切实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武昌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学习特点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调查分析,提出“推进三个创新,实现三个转变”的教学改革思路。

    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从单一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平台互动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转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很强,需要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院在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构建了“课堂实践+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锻炼提升。此外,学院网站开辟《经典案例库》《视频资源库》《互动教学》等专栏;鼓励教师通过新媒体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思政理论知识;组织开展“我的大学生活规划”“红色教育基地行”“校园文明随手拍”等系列实践活动,使课堂理论教学得到有效延伸。

    创新教学方式,实现由传统的按章节组织教学向按专题组织教学转变。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两轮试点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实际,认真凝练了15个教学专题,确定了每个专题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组织编写了专题式辅学读本。辅学读本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主题鲜明,围绕教学目标,一个专题一个主题,全部专题涵盖统编教材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点;二是联系实际,读本既联系现代职业教育实际,也联系高职学生尤其是学院学生实际;三是贴近学生,收录高职学生的成功事例作为相关专题开篇案例,以学生身边的案例教育学生;四是语言通俗,强调在语言文字表述上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易于接受。

    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由“满堂灌”到案例导入、问题导向、情景创设、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转变。基于高职学生高考分数低而活动能力强的特点,根据不同专题内容需要,进行不同教学设计。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专题讲授前,先引用案例让学生思考和回答,由教师点评,从而引入专题教学;在讲授专题内容过程中,对概念、理论的讲解,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专题讲授结束后,教师就专题主题内容进行答疑,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