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个副产品

来源:职业教育新思维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16-05-22阅读量:398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我之所以把狄更斯的这句名言跟“工匠精神”放在一起去谈,主要是有感于当前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热议。说它是最好的时代,是因为无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都对“工匠精神”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一种产品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呼唤。说它是最坏的时代,是因为回到现实中,因为“工匠精神”的缺失,造成了我们对生产制造的产品质量的不把关,对利益的过度追逐,急功近利等而广为诟病,让我们的技能人才培养之路崎岖坎坷,企业发展之途充满荆棘。所以,重塑“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说到“工匠精神”,其内涵并不难理解,按照字面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并不是一个当前时代产生的新词,也并非舶来品,“工匠精神本身在中国就有。中国古代就有句话,叫做“技进乎艺,艺进乎道”,很好的给我们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意蕴。“工匠精神”落到每个“工匠”身上指的就是既掌握高超的技术技能,同时兼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在技术或技艺方面有着良好的创造性。这种精神不仅是狭隘的手工业者,更代表一个时代的气质,鉴定、踏实、精益求精。因此,这里暗含着对职业精神、职业承诺、职业智慧的要求。

“工匠精神”是个时代的产物

说起“工匠精神”,大家一般想到的是美国、德国、日本这样的国家,而咱们中国,往往是作为“工匠精神”的相反面出现的。事实上,工匠精神并非是一个国家所特有的东西,而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细数一下技术史和各国发展史就可以发现,那些对“工匠精神”比较推崇的国家或者时代,往往都是经济比较发达或者百姓生活比较富庶的时代,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满足了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对一切产品开始有了质量和品质的需求。相反,经济发展不是很好的年代,工匠精神也往往比较缺乏,究其原因,也往往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不想做或不能做,换句话说,即没有人为“工匠精神”买单。这就说明“工匠精神”并非是一个主观的意识,而是伴随着生活的提高而产生的。这一点,中国古代如此,西方国家也是如此。

先说说中国,熟悉历史的朋友都很清楚,中国古代历史上不乏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推崇。至今让我们广为流传的一些“工匠精神”的记录,多是出现在像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样的年代,也唯有这样的时代,百姓生活殷实,才出现了在基本生活水平满足之上的对更好的生活品质的追求。而中国历史上那些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的灾荒年间,却鲜有关于“工匠精神”的刻画。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从科技史的角度来看,宋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有记录显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那时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都达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后难比及的高度。正是在这样一个“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的时代,百姓生活殷实,追求品质的需求强烈,才有了众多独擅其法的名家产品,有了流传至今的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等传世品牌。

而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工匠精神”的崛起,也不是一朝一日所形成的,纵观其制造业的历史,“山寨”几乎是一个任谁也绕不过的阶段。例如被誉为“匠人之国”的日本,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工匠精神的典范,其生产的无论是电子电器还是日常的手工艺品,都被打上了“工匠精神”的烙印。但是谁又能知道,日本在二战之后经济复苏的时间里,由于物资匮乏,生活水平的快速下降,对生活必需品的追求根本无从谈及精益求精的奢望,同样也是靠山寨欧美国家的产品起家,当时日本的山寨产品覆盖了食品、服装、小商品、玩具、动漫等行业,“日本制造”也一度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而到了后来,日本经济快速恢复,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对基本物质满足之后才开始了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比如这几年中国人疯狂抢购的日本电饭煲,其之所以浓缩着我们所谓的“工匠精神”,也是得益于近十几年来日本主妇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有着对烹制更好的米饭的强烈主观愿望之后才出现的对电饭煲技术的革新。用日本人自己的话说,“对米饭的烹煮,是作为艺术来对待的,而不是作为家务来对待的”。正是这种对如何让熟饭变得更香甜,而不是研究如何把生米煮成熟饭,才逐步淘汰了经常把米煮焦的地盘加热技术,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均匀加热,米饭口感更好的IH加热技术。也正是对那种可以跳舞的“寿司米”的追求,有了今天融6000个专利于一体的电饭煲。

再回溯到二战之前,德国、美国的发家史同样也摆脱不掉山寨的影子,历史上也曾经背负着山寨国的称号。这些国家经济模式也一度非常落后,长年累月从事低端产品加工,工匠精神根本无从谈起。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那些愿意为高性能和技术买单的理性消费群体已经出现,用了近百年才逐步摆脱了“山寨大国”的阴影,顺利完成了转型,至今创新大国的霸主地位不容动摇。

“价廉物美”的消费观扼杀了“工匠精神”

回到现实中,今天的中国面临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英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曾经遭遇过的问题。当前的媒体对“工匠精神”的日益重视,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一种产品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关心。当前很多媒体和学者在诟病中国的企业家不具备工匠精神,对产品质量的不把关,对利益的过度追逐,急功近利等。其结果就是中国的产品始终距离世界一流存有差距。“中国制造与世界品牌的差距在于细节,而细节在哪里,我们谁也不知道”,这是我们经常在谈及中国制造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个对细节的忽略,恰恰是一种工匠精神的缺乏造成。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受“物美价廉”意识的影响,之前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意识让我们不肯为“工匠精神”买单。纵观我们的国产现状,“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屡禁不绝,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消费者过度追求“价廉物美”的侥幸心理间接培育了假货的生存空间。很多消费者面对假货时,明明知道产品存在问题,但出于价格便宜考虑还是主动购买,比如各种山寨名牌。这种行为不仅间接形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空间,也让那种追求精致的“工匠精神”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吴晓波曾经在他的节目中举过一个例子,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去浙江温州出差,期间一个小老板跟他谈到生产打火机的问题。日本的一个打火机10元钱,温州生产出来的打火机1块钱,质量大家可想而知。当吴晓波跟老板谈及质量时,老板的回答竟是反复强调“吴老师,1块钱!只要1块钱啊!我只要用1/3的价格实现其80%的功能,我们就赢了!”

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我国经济落后、物资相对匮乏,消费者因为购买力很低,加之市场供应不足,需要首先解决“有无”的需要,人们自然希望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产品,即“物美价廉”的消费观。在这个时代,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低,消费者只是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着眼于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因此,产品的“好”与“坏”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刚刚启动,生产企业和生产能力都很有限,而消费者的需求又极大,因而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及欲望并不受到生产者的重视,在生产者看来,只要他们产品的价格能够被市场接受,无论多少产品都能卖出去,根本不用担心消费者会有其他额外要求,因而生产者只是从企业自身出发力求产品标准化,提高效率,通过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以获取利润,这在当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现在,我国经济经过高速发展,正在从生产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需求有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灵的充实,消费变得越来越挑剔,对商品的要求,已经不再是质量、价格,也不再是品牌。而是商品是否具有激活心灵的魅力,在购买和消费过程中是否能够带来心灵上的满足。因此,“满意”与“不满意”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标准。只有当人们意识到,最好的东西意味着生产产品的时间、材料、工艺、知识产权就多,成本自然就高,如果再强调物美价廉,意味着用低的价格倒逼产品降低质量和标准。因此,消费者应该转变“物美价廉”的消费观,学习国外通行的“优质优价,等质等价”的理念,在同等质量和安全要求下竞争,始终把高质量和高标准放到首位。

可见,消费观念与产品质量、工匠精神的更迭演变是相互吻合的,需求导致生产,生产促进需求,两者随着人性需求的梯级式的变化而不断地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和发展。与产品质量升级同等重要的就是百姓消费意识的升级,在逐步升级的过程中,消费者所需要满足的核心需求是不同的,分别是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健康、舒适、安全、休闲、一定文化诉求为特征的消费;以追求优质生活、彰显身份满足成就感、体现个性差异追求的可选性消费。

因此,“工匠精神”不是我们随随便便呼吁便可以回归的,只有等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真正提高到一定阶段,老百姓的消费意识从一种追求“价廉物美”的“屌丝消费”升级为“品质至上”的“小资消费”,“工匠精神”自然会得到回归。“工匠精神”只是个副产品,只有我们真正肯为其买单消费了,我们才能真正等到起回归的那一天。“工匠精神”也不是靠我们媒体、大众呼吁所能产生,更不能过度消费。它犹如一朵轻倚时光深处的花蕊,让我们静待花开。我相信,只要我们的生活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工匠精神”自然会渗透到我们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