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产合作的两个提升

来源:邢晖发布时间:2012-08-08阅读量:1224

透视“教育部职成司与潍柴动力发动机维修专业合作项目”的背后,至少有两种标志性的意义启示:

一是,教产结合的利益契合与观念提升。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追求的目标和动力不尽一致,是长期以来困扰双方合作的一大障碍,这与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关。在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今天,重视人才、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逐渐成为一种行业态势和企业需求;而直接解决就业和提高技能的职业教育系统,从政府到学校,也变得更加开放和务实,更积极面向市场和服务于企业,这越来越成为自觉的政府行为和学校文化。行业企业和教育部门主动合作的利益契合点在哪儿?我们从这个项目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使用与培养。前者急需使用既懂机修又懂电控的技能型人才,后者着力培养和培训“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就业人才。共同关注技能型人才的发掘和成长,是企业和教育的共同价值观,是一种文化进步。

二是,教产合作的组织契约与机制创新。“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的理想运行机制,也是中国特色。教育部职成司教产合作处成立以来首次与国有大型企业签署这份合作协议具有标志性意义:项目是合作载体,协议是制约机制,政府部门把握方向、牵线搭台,企业出资金、出师资、出设备、出课程、出实训场地,34所职业院校加盟唱戏,通过建立潍柴动力发动机维修技术培训中心的形式,针对企业要求、体现企业理念、植入企业技术,实施“订单式”培养培训过程;在此基础上,校企还要联合建立培训基地。政府部门与大企业形成合作契约关系,既是一种政-企-校的契约合作模式,又是一种三方制衡的合作机制,还是一种由点对点合作扩大到面对面甚至网状化的合作范围,无疑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宽度,加深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增强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增加了校企合作的效度。

我们有理由期待和相信,这种合作一定会带来多赢的硕果。